一塊塊芯片,處理著我們日常生活中海量的數據。而作為芯片制造的“地基”,硅片的質量、工藝、尺寸等直接影響著芯片的性能和競爭力。走進位于東墾路上的杭州中欣晶圓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中欣晶圓”),一枚枚硅片經過切片、倒角等十多道工序,最后“乖乖地”進入充滿氮氣的小盒中進行密封包裝。
“今年一季度,我們的12 英寸、8 英寸硅片的銷量都穩步提升。目前我們的12 英寸硅片已經實現滿產運行,良率提升至國際主流水平,填補了國內大尺寸硅片供應鏈空白。”中欣晶圓總經理張友海表示。據業內機構分析,中欣晶圓是今年一季度國內半導體同類型企業中收入規模同比、環比增長最高的公司之一。包括錢塘基地在內,中欣晶圓目前已在全國四個城市布局了六座工廠。
“只要動動手指,生產團隊就能了解每個工廠的制造情況。”張友海介紹,通過構建智能制造系統“一張網”,中欣晶圓實現所有工廠信息實時共享,生產管理人員可以即時了解到在制、半成品、庫存狀況,第一時間調整相應的生產節拍,提高生產效率。
作為一線生產管理人員,中欣晶圓制造部長李鵬對此深有感觸:“這個系統就像一個‘智慧大腦’,可以實時統計各工序在制數量及加工量并輸出可視化報表,助力人員效率提升20%。”有了“數字翅膀”的護航,“錢塘制造”在半導體產業價值鏈中的地位也持續提升。一季度,錢塘半導體產業產值增長13.8%。